臺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的發展
字號:T|T
盡管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不斷出現整并消息,再加上中國大陸以銀彈攻勢不斷強化自身的半導體實力,這也使得臺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的發展蒙上一層隱憂。不過,根據工研院IEK的預估,臺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表現仍居于領先角色,雖不至于需要過度擔心,但是如何有效地積極預防,也是臺灣半導體產業應思考的課題。
工研院IEK系統IC與制程研究部電子系統研究組研究經理彭茂榮指出,就目前來看,半導體目前最大的應用需求,仍然來自PC(個人電腦)與手機,這兩者合計就已有50%,但總體來看,未來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成長會呈現趨緩,但放眼未來,如物聯網或是智慧電子(如智慧制造、智慧車、智慧家庭等),亦會蔚為風潮,所以像是IC設計與晶圓代工將會受惠于這些應用,其CAGR約有10%,高于整體半導體產值CAGR的3%。
工研院IEK系統IC與制程研究部電子系統研究組研究經理彭茂榮
就目前IEK的預測,201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產值將衰退8%,2016年則是會成長1.9%,但臺灣的表現,則是會優于全球水準,2015年將成長1.9%,2016年則會成長4.1%。
彭茂榮進一步談到,若將臺灣半導體產業加以拆分,可以分為晶圓代工、封測與IC設計等三大次產業,前面兩者產值居于全球第一,后者則居于第二,所以整體來說,仍然居于領先優勢,但是面對全球各地區的IDM(元件整合制造)、晶圓代工、封測與IC設計,整體的競合關系十分復雜。再加上臺灣半導體產業大多都是規模相當小的業者,IEK建議,應該積極與國外半導體業者合作,不能僅將目光放在中國大陸上,若有機會,美國或許也是不錯的合作伙伴。而近期對岸所快速崛起的紅色供應鏈,以IEK的估計,在IC設計領域,臺灣仍然領先大陸約有兩至三年的時間,封測則為三至五年,晶圓代工的領先差距則是最大,可達十年之久。
但彭茂榮強調,即便臺灣領先大陸有相當程度的距離,但仍不可以掉以輕心,產業體質的強化仍是必要的選項,像是強化前瞻技術的研發、完善的產業發展環境與精確的人才培育計劃等,以期在2020年之前,有機會為臺灣創造三兆新臺幣的半導體產值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深圳半導體產業鏈漸趨完整的版圖
- 三星/SK海力士將大規模投資研發DRAM 市場或
- 2016半導體鏈全線看旺 晶圓訂單爆滿
- 臺積電坐穩晶圓代工龍頭 高端封裝明年豐收
- 如何解決USB電壓下降問題?
- 全球代工產業格局生變 富士康轉戰印度
- 中國大陸12寸晶圓廠分布
- 半導體:聯發科紫光估計懸了 臺灣排斥陸資
- 智能家居在線批量燒錄的應用
- 全球市場LED燈泡8月售價:美國市場價格最